汉唐中医倪海厦撰写
承蒙倪师的恩准,让我破例的随人才济济的跟诊同学们临床见习一周,一周虽短,但惊鸿一瞥,老师的几个特点让我深深铭刻在心。
第一老师首先是位柔肠侠骨的大丈夫,老师对待病人真是如佛教所倡导的同体大悲,实具菩萨心肠_____慈为与乐,悲为拔苦。因为各种原因,所以如今来老师处就诊的病人基本都是绝症或者是别处实在处理不了的病患,面对病人的忧心焦虑,老师都会和颜悦色的劝慰与鼓励,常常寥寥数语就会使病人的满面愁容转为阳光灿烂的笑容,心情开朗是最重要的,是一切健康的基础,他同情无辜的病人,痛恨治不好病的西医<不包括西医急伤科等>。
但他也是是非分明的,他痛恨西医是对事而非对人,他也深深理解西医师们的用心是好的,目的也是尽一切努力治病救人,只是遗憾的是他们在错误的时间学了错误的理论,才会有错误的结果_______事与愿违,所以他才会象鲁迅先生写的<呐喊>一样,要唤醒沉睡麻木不仁的人们,这又是他侠胆心肠的另一种表现。
现在一直在强调病人的知情权,但很遗憾的是如果病人被西医告知患了癌症,大多数病人会立即垮掉,因为西医会诊断,但不知如何真正的防患于未然以及如何彻底的治疗好癌症,所以它只有用五年十年生存率的概念,在整个的诊断治疗的过程中,病人犹如置身于令人恐惧的黑暗中,冰冷孤立无援,只有听天由命,一个人孤军奋战,十分的疲惫与绝望,而在老师的诊治病人过程中,病人不但没有心理压力,而且从老师的耐心详细的叙述解释中,病人会明白自己得病的来龙去脉。
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此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找出了得病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工治未病,否则老师认为即使治好了癌症,还会因为没有改变致病的各种环境因素,病还会复发。病人因为知道一路上都有老师无微不至的治疗陪伴与鼓励,所以会感觉很宽心也很有安全感。
曾见过几位以前患过癌症现在已康复的病人来复诊或者陪别人来看病,情况都很好,所以老师的高超医术的医治,使病人脱离了牢狱般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痛苦,这就是拔了病人的苦。
第二老师又是一位充满艺术魅力与气质的人,他将医与艺结合得相当的完美,从他的看问诊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处方,一气呵成,尤其是开方子的思维处理方法,能感觉到老师已将古老传统中医的灵魂与精髓溶入到了他的自身,所以任运自如,出神入化,似持彩练当空舞很大气,整个行云流水般的过程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尤其是聆听老师讲解方意时。老子的<道德经>开宗明义的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当最初的道这个原始的零被打破成为一之后,则就有了千变万化的万事万物,修道之人就是要返本还原,回归原始,从简入繁易,而从繁入简难,能化繁为简,这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这是很不容易的,而老师的魅力就在于能把看似错综复杂毫无头绪的病情,去繁存简,直指要害,一箭中的,这是需要相当的功力的。
虽然以上两点我所描述的对老师的印象似乎与医学不太联系得上,但中医是以整体的观念看待问题,所以我也以整体的观点看待见习的整个过程。佛教的因果论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师父宣化上人一再强调要有择法眼,不然错因果是很可怕的,因为<楞严经>上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多于�琲e沙数,如今是正法难行,歪门邪道猖獗的时代,这需要有智慧,佛教说的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这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要能洞察事物必须要有高智慧。
现在的社会现象常常是真理没有人爱听,而赏心悦目的邪知邪见深得人心,没有找到好师父那就会是。
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中医界也是如此,鱼目混珠,要能找到明师是能正确学习与成长的关键。选择学习正确的佛法是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对于学习正统中医选择明师也是如此,它可是关系到别人的身家性命,担子可不轻。
我很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明师,但又深知任重而道远,要能抓住师父的神实非易事。
法国姚佳琦敬上05/12/2008
老师评语:姚同学在大陆是学西医学出身,深知西医内科学的无奈与窘境,加上她高人一等的见识,当然西医学的荒谬是无法隐瞒过她的慧眼,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也一直在钻研佛学经典,如果她愿意当位中医师,必然也将是一位深具善心的佛医,我祝福她成功。
汉唐中医倪海厦谨记于佛州05/15/2008。
文章出处:汉唐中医官网
原文链接:https://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clinictraining28.htm
免责声明:本站引用或原创的文章,著作权皆属原创作者所有。内容仅限于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禁止将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由用户承担。访问和转载本站内容即表示您已同意上述条款。如有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给我们发送邮件:nhx-icu@outlook.com,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或者下架内容。
文章评论